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前线体会—对芦山地震后心理援助的几点思考

字号: + - 14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7.0级地震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瞬时间各种援助力量从全国四面八方向同一个地方集结。

但是,“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灵,使苦难更长时间地延续”。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的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灾后破碎的家园需要重建,但更需要重建的是人们心灵家园。正是因此,灾后心理干预又被称为心灵重建。


心理救援队员们在“帐篷学校”里为孩子没


笔者作为一名精神科专业医生,作为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首批心理救援小组的成员,于2013年4月22日抵达芦山地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在心理干预前,为了使我们的干预行动更有针对性,我们首先对芦山县芦阳镇14个安置点进行了摸排调研。14个安置点共有受灾群众约7500人。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此次地震后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1、总体来看,此次地震比2008年5.12汶川地震对芦山地区群众的影响明显大。原因有二:一是5.12汶川地震对芦山地区影响程度较轻,而此次地震,该地区为震中核心区域,突然发生而且剧烈,损害程度严重;二是时隔仅5年再次发生如此强震,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也似乎不符合许多人认为的强震之后若干年之内一般不会再次发生强震的观点,从而形成对未来本地区居住环境安全性的担忧。


2、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的问题的发生率大约在10%-15%之间。老年人更多见,以失眠、焦虑、恐惧为主;8岁以前儿童以食欲不振,夜间常惊醒为主;8岁以上儿童或青少年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则以对未来学业的担忧为主;少数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男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女性,女性以烦躁、易怒、不安等情绪问题为突出表现。有人员伤亡的社区群众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高于没有人员伤亡的社区。


3、由于五年之内同一地区连续发生两次重大地震,当地群众震后的心理反应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类人群在经历上次汶川地震后,心理经历考验并获得了成长,此次地震后没有明显心理问题出现或很轻微;另一类人群尚未完全走出上次汶川地震的阴影,此次经历“二次创伤”,从而表现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鉴于上述情况,除常规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外,对此次震后心理救援提出以下几点宏观的思考,供有关专家或部门参考。


1、快速缓解普遍焦虑。据报道,地震灾区有30%的人都患有地震的后遗症“地震醉”,即使在没有发生地震的情况下,人们也会感到左右摇晃。而对未来生存环境安全性的不确定性则成为当地受灾群众的另外一种担忧。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尽管当地民众隐忍、守纪,但悲观情绪和焦虑心理依然渗入冷静的外表之下,这种紧绷心态不可避免地干扰日常生活,使人时时、处处处于紧张状态之中,难以释怀。所以快速地应用科学的技术缓解受灾群众的普遍焦虑是心理救援的首要环节之一。


2、致力于提升地域社会的自救能力。人们意识到,要想真正地走出灾难,实现社会重建,必须提升地域社会的自救能力。“地域力”是一种蕴含在社会内部的力量,恢复、激活地域力成为社会重建最为关键的环节。应该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致力于社会基层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进一步提升,使民众更加注重邻里扶持、社区协助、地域团结和社会资源,希望通过地域力和社会力实现自救,而不是仅仅指望政府。应该通过心理救援,使此次地震为基层社会的精神凝聚和组织动员再次提供契机,促使我国传统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进一步复兴,在多难兴邦时代进行人性的彻底反思,实现人心的社会回归。


3、重视培养民众心理承受力。尤其对于地震灾害多发的区域,群众应该对地震有着更加充分的承受力和适应力,能够在小规模灾害发生时做到处变不惊。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加强灾难教育和体系的建设,帮助民众提高对灾害的思想免疫力和受挫力,最终形成应对地震的自动自发行为,心理承受力得到锻炼,受灾之后的心理抗击打能力普遍比较强,整个社会能够沉着冷静、安然有序应对灾难,汇成一股异常强大的民心力量,为抗震救灾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4、重视灾难心理研究,充分发挥灾后心理救助功能。灾难心理学是介于灾害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临床心理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作用在于探索灾难心理的规律,以便帮助人们走出困境,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灾难。我国近年来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救援与重建实践启发我们,必须重视灾难心理研究,充分发挥灾后心理救助功能,将社会心理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其一,要掌握灾难心理学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灾难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程序和技术,以及常用的心理诊断和干预技术。其二,根据灾难心理学要求,积极开展灾害预防教育,建立健全灾难的社会预警系统。其三,要明确灾难救援中政府、军队和救援人员的胜任特征要求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在他人救援与自救方法的整体基础上,要准确把握灾难早期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别针对地震孤儿、孤寡老人、地震伤残者的开展心理救援,加强对救援官兵、灾区干部、后勤保障人员、新闻记者和志愿者等救援群体的压力管理。其四,要重视灾区重建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加强对医院伤病员的心理关爱,关注灾区学校的心理教育以及灾区企业的心理重建。统筹考虑个人压力源及创伤后成长、工作家庭冲突及平衡、灾后组织再设计与工作调整、组织文化的重塑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


正像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所断言的,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我们需要通过及时的救援,让幸存者不死,更重要的是,我们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让经过大灾的人民不会孤独,不会害怕,不逃避,也不沉溺,让生还者拥有安宁,让幸存者可以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