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科 普 | 如何将伴侣间的"追逃关系"转变为“双向奔赴”!

字号: + - 14

6.jpg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想必没人会对这句话感到陌生。

电影《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给了这句话最残酷的诠释。由于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正是《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 and Rose”,也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泰坦尼克号》的“真实续集"”——讲的是如果Jack活下来,他们结婚生子后的生活会是怎样。

网友们的评价直指人心:"太真实,也太残忍。原来爱情只存在于婚前,婚后感情竟会变得如此稀薄脆弱、不堪一击。"确实,这部电影撕开了浪漫爱情的面纱,我们看到的不是浪漫的海誓山盟,而是一对夫妻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消磨中逐渐走向崩溃。

一.婚姻咨询室里的"追逃"日常

在咨询室中,我也常常目睹这样的场景:

"追方"(通常是爱普莉这样的角色)不断抱怨、指责,渴望得到伴侣的关注和回应;"逃方"(往往是弗兰克这样的类型)则沉默、回避,甚至躲进工作、游戏或其他关系中,避免冲突。

诚如电影中的剧情:爱普莉(追方) 对平庸的郊区生活感到窒息,她渴望改变,梦想搬去巴黎开始新生活。她不断推动丈夫做出改变,认为只有彻底逃离现在的生活才能获得幸福。弗兰克(逃方) 表面上顺从妻子的计划,实则内心充满不安。当得到一个意外的升职机会后,他立即抓住这个"合理"的理由来逃避巴黎计划,用工作当借口来回避婚姻中的根本问题。

7.jpg

这种被称为"追逃模式"(Pursuer-Distancer Dynamic)的互动,就像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爱普莉越是激烈地推动改变,弗兰克就越是消极抵抗;弗兰克越是逃避真正的沟通,爱普莉就越是感到绝望和愤怒。最终,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双方都陷入痛苦和孤独的深渊。直到最终悲剧性的结局。

二.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追逃模式"?——依恋类型的影响

这种互动模式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我们的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 1982)提出,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其中不安全型又包括焦虑矛盾型和回避退缩型。

焦虑矛盾型(追方):"如果你不回应我,就是不爱我。"

核心信念:"我不够好,别人随时会抛弃我。"

行为模式:极度渴望亲密感,害怕被拒绝;情绪波动大,容易因小事爆发;习惯用指责、抱怨的方式引起伴侣注意。

回避退缩型(逃方):"如果我躲开,就不会受伤。"

核心信念:"亲密关系是危险的,我必须保护自己。"

行为模式:害怕冲突,习惯用沉默、敷衍或逃避应对;表面独立,实则害怕被依赖;常常压抑情绪,甚至假装"不在乎"。

8.jpg

在"追逃模式"中,焦虑型的人越追,回避型的人越逃;回避型的人越逃,焦虑型的人越焦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打破"追逃模式"?EFT的3个关键策略

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由 Sue Johnson基于依恋理论提出,认为改变互动模式的关键在于重新建立安全的情感联结。以下是3个实用的方法:

1. 识别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追方可以试着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对方的理解,还是害怕被抛弃?"逃方可以问自己:"我逃避的是什么?是冲突本身,还是害怕自己不够好?"

练习:当你想指责伴侣时,先停下来,用"我感到……(情绪),因为我需要……(需求)"的句式表达。

❌"你总是忽略我!"→ ✅"我感到孤单,因为我需要你的陪伴。"

2. 创造安全的对话空间

追方可以尝试降低攻击性,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需求;

逃方可以练习短暂停留,而不是立刻躲开。

练习:设定一个"情绪暂停键":当冲突升级时,双方约定暂停5分钟,深呼吸后再继续对话。

9.jpg

3. 重建信任:小步靠近,而非一次性解决

追方可以学习适当"放手",给伴侣一些空间;逃方可以尝试主动回应,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我听到你了"。

练习:每天花10分钟进行"非冲突性对话"(比如聊天气、兴趣),让彼此习惯正向互动。

四.从"追逃"到"携手"

婚姻中的"追逃模式"并非无解,关键在于看见彼此的情绪,理解背后的恐惧,并共同创造新的互动方式。

正如EFT创始人苏·约翰逊(Sue Johnson)所说:"爱不是寻找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不完美的眼光,看见那个值得爱的人。"

如果你和伴侣正陷入这样的困境,不妨试着停下追逐或逃避的脚步,回头看看对方——也许TA和你一样,也在等待一个温暖的拥抱。

本文版权归北京安定医院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