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前线体会—心理救援初期开展工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今天是芦山地震后的第4天,作为本次奔赴灾区的北京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心理危机三人小组,我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各方媒体朋友的电话,都非常关切的询问目前心理救援工作的进展。综合记者们的问题,结合这两天的心理救援情况,我们想通俗的谈谈对心理救援初期工作的几点看法:
首先,要澄清的是,心理救援工作并不是所谓的心理救援专家到了现场,才等于心理救援的开始,而是应该在灾难发生后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的心理救援主要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对灾难做出反应上。也就是说,在对灾区群众充分准确的了解情况后,有序的组织开展方方面面的救援工作。这包括对灾区群众的安全、住宿、饮食、医疗、通讯等问题的解决。这些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救援元素是社会稳定化环节,即这些工作以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循序渐进的姿态通过各种渠道被灾区民众看到、听到和感受到。这就会让他们较快的从灾难所带来的黑暗和寒冷中寻找到光明和温暖。同时,后续心理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应有条不紊的展开,以当地灾后救援指挥部为中心,组织整合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心理救援人员,统筹分工,制定清晰的计划和明确的方案,这包括上报下达体系的建立、心理救援区域的划分、重点干预对象的明确、督导转诊制度的建立、科普宣教工作的分工等等,尤其是需要制定出针对奔赴灾区的大量志愿者的培训方案,并有机的整合在专业的心理救援队伍中。这样心理救援工作在初期就设定了稳定、有序的基调,使得灾区民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始终会得到顺畅、科学的心理救援服务。这也是心理救援中社会稳定化的关键。
其次,心理救援工作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叫做心理急救。也就是说,在心理救援的前期,心理救援人员需要深入到灾区安置点,包括社区、医院、学校等地方了解灾区群众受地震影响后的心理状态。这个期间,心理救援人员不仅仅只是要做出心理危机评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心理急救。而心理急救包括4个阶段,即一看、二听、三连接、四结束。下面一一详细分解阐述心理急救:
所谓的一看。首先要核实你和你要帮助的人所处的环境是否仍然处于危险,如果不能确定环境是否安全,那么就要提供安全信息,也确保你与受助者的安全;其次核实有基本需求的人,这包括是否有人严重受伤,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是否有人需要解决;是否有人尚没有庇护场所或缺衣少食。也就是说,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尽量帮助那些需要特殊援助或有明显紧急的基本需要的人们,最紧要的是,要将受伤的灾区群众转给医务人员或其他接受过医疗急救培训的人员;第三,要核实有应激反应的人,这包括是否有人表现出一般应激综合反应;是否有人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是否有人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是否有人表现出行为异常,例如酗酒、自杀等。这时候需要作出转诊,交由精神科医生会诊;最后我们一定要核实弱势群体。这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因为这部分群体有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心理状态,所以在地震后所受到的心理创伤程度和表现有其独特性。需要密切关注。
所谓的二听。首先我们要接近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在接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当地习俗、文化,恭敬的接近对方;2)心理救援工作者要向受助者介绍自己,说明身份;3)要征求对方的同意后,方才实施帮助;4)尽可能找到令对方感到安全和安静的地点来谈话;5)用一些自然的行为使对方感到舒心、安全。例如提供饮水和食品;6)尽快将受助者从危险中转移开;7)保护对方免于受到媒体对隐私和尊严的侵犯;8)如果受助者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时,需保证他们不是独自一人。其次,要询问受助者的需要和所担心的事情,尽管有些需要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毛毯、食物等,但心理救援人员仍然要询问受助者的需要和所担心的事情,并且尤其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在当时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的,并且帮助解决他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再次,倾听受助者,使他们恢复现实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可近距离接触对方,但不要催促对方讲话。如果对方想要谈谈发生的事情,心理救援人员只要做好倾听就可以了。但如果对方表现出极度应激状态,则需要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并且尽可能确保他们不会独自一人。那么在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需要保持声音的平静和柔和。如果文化适宜的话,尽量保持与受助者之间眼神的接触,提醒受助者你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人,他们是安全的;如果有的受助者表现茫然和呈现出解离状态,那么心理救援人员可以建议受助者:1)活动一下脚,使其感到自己的脚在地板上;2)用手指或手掌拍拍自己的大腿;3)关注一些环境中的非应激事物,例如让受助者将当下看到、听到或感到的东西告诉你;4)鼓励他们聚焦在他们的呼吸上,慢节奏的呼吸。
所谓的三连接。首先,心理救援人员要帮助受助者诉诸并满足需求,这包括基本生活需要,例如食物、水、帐篷和卫生用品;特殊需要,例如医疗用品、养育孩子的物品;确保那些弱势群体没有被忽略掉。尤其是重要的是,如果心理救援人员一旦做出承诺,那就必须要履行承诺。其次,心理救援人员要帮助灾区群众应对问题:1)帮助受助者明确生活中的支持系统,例如受助者的朋友或亲人等在当下这个情境下,是否能够帮助并如何帮助他们;2)给出实际能够满足受助者本人需求的建议。例如向受助者解释怎样登记收到食品援助或其它援助;3)引导受助者去考虑他们在过去是怎样成功应对困境的,对受助者所具有的应对当前情境的能力给予肯定;4)询问受助者怎样做能使得他们感到感到更好。鼓励他们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而避免消极的应对策略;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①休息充足;②规律饮食;③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交流;④与信任的人讨论问题;⑤做放松活动(散步、唱歌、与孩子玩耍);⑥体育锻炼。消极的应对策略包括:①不要乱服药、吸烟或饮酒;②不要整日睡觉;③不要一刻不停的工作,没有任何休息和放松的时间;④不要远离朋友和亲人;⑤不要忽略基本的个人卫生;⑥不要冲动。再次,心理救援人员要向受助者提供信息。这包括:1)如果受助者询问关于地震相关的信息时,心理救援人员要认真、准确的回答,并要观察受助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受助者的询问动机;2)提供给受助者的亲人或其他受助者希望了解到的受地震影响的人的信息;3)提供给受助者关于震后安全的信息;4)提供给受助者他们作为受灾民众所应该拥有的权利信息;5)告知受助者怎样获得服务和所需用品的信息。在提供上述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解释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可靠性;2)仅仅说心理救援人员知道的信息,不要编制信息或给出虚假信息;表达信息时要简单、准确,确保受助者能够理解信息;3)可以考虑向受灾民众群体发布信息,这样有利于每一个受助者能够听到相同的信息。最后是建立受助者与社会支持的联系,这包括:1)让家庭成员在一起,让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在一起;2)帮助受助者联络到朋友和亲戚,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支持。例如帮助他们电话联系家人;3)帮助将灾区民众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互相帮助。例如,请青壮年去帮助和照料老年人,或者将无家可归者联系到其它社区群体中。
所谓的结束,是心理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那么何时结束心理急救,这可能取决于灾难的性质、心理救援人员的角色和情境以及受助者的需要。而且心理急救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告别,而是需要一个规范的过程:首先,心理救援人员应向受助者解释你将要离开的原因;其次,如果有其他人将继续对受助者实施帮助,那么心理救援人员应尽量将受助者介绍给那个人;再次,如果心理救援人员已经为受助者联系到其它服务机构,应让受助者知道可以从这个服务机构获得什么;最后,无论心理救援人员与受助者之间的经历是怎样的,心理救援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方式与其告别,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和祝福。
那么以上就是心理急救工作开展的模式,这是地震初期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社会稳定化和心理急救工作的基础上,后续的其它心理救援的方法、方式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但灾难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测的、复杂的因素,这给任何救援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心理救援的实施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灵活变通。但无论如何,作为心理救援队员,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
1、把握心理救援和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原则
灾后心理危机表面上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性心理危机,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性公共危机。因此具有实效的心理救援应该是把对灾区民众的心理援助与对其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相结合。换言之,当我们要开始对一灾难受创者进行危机干预时,我们应首先要关注其是否已经处于一个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否已经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安全的环境。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救援才是持续和有效的。
2、把握心理治愈和心理自愈相结合的原则
虽然经历灾难的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但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必要。这可以避免在实施心理救援工作中过于强调“帮助”,而忽视了灾区民众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以至于导致心理救援的盲目性,甚至会增加灾区民众对灾难的恐惧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因此心理救援工作一方面要引导灾区民众认识到在重大灾难后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是正常的,树立接纳创伤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和消化自己的创伤。
3、把握专业实施与热情投入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发生后,很多心理学工作者都迫切的想要为灾区民众奉献自己的爱心,这种积极的态度的确极大的推动了灾后心理救援工作的开展。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心理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凭满腔热情和平时所了解的心理咨询技能,而缺乏灾难心理救援的经验和培训,则其干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因此,在心理救援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除了具有助人的动机外,也应规律的接受专家督导或同辈督导。只有这样,心理救援工作才既具有人文的表现,又符合伦理的要求。
4、把握自我卷入与自我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成功、有效的心理救援需要心理救援人员适度的自我卷入。也就是说,在干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共情的态度,深切体会到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如果对此没有更好的把握,例如有些救援人员过高的估计了自我能力或对自我的一些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则可能会在干预过程中渐渐感到资源枯竭,继发产生心理创伤。因此,心理救援人员要调整干预目标的心理预期,保证必要的休息。一旦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必要时停止心理救援工作,向心理督导求助。
5、把握短期干预与长期干预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创伤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灾后心理救援需要制定中长期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持之以恒、科学合理地进行。但由于我国心理救援人员严重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等原因,绝大多数心理救援都是短期行为。因此,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灵活、变通的采取多种形式为灾区民众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例如在灾后的每个关键时期协助或安排社区民众参加特定的支持团体;建立专门的心理援助站和心理援助训练站,定期为灾区民众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提供专业的电话和网络心理救援服务,以便最大程度的减少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危机后遗效应。
6、把握好一般性技术与特殊性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心理救援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一般性技术。比如:倾听、共情、支持等技术。而有的方法却有“特殊性”,比如眼动系统脱敏与再加工治疗(EMDR),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疗法等。因为每个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应激反应,与其个性、文化、内心的需求、创伤程度、过去面对生活事件反应的习惯均有连带的关系,因此心理救援人员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应细腻地注意到每位受助者的个别差异。在方法上,要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掌握好技术实施的时机。
7、把握化解消极因素与植入积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使个体的精神世界蒙上了阴影。这也正是心理救援工作所需要去化解的消极因素。但是,从辩证地角度看,没有任何事件是绝对负面的。如果心理救援人员能够通过心理救援把灾难发生后的温暖、团结、尊严、生命的意义等积极因素植入被干预对象内心,那么灾区民众则会将灾难变成发展的契机,将灾变经验转化成生存的能量,更加珍爱生命、用心生活。
首先,要澄清的是,心理救援工作并不是所谓的心理救援专家到了现场,才等于心理救援的开始,而是应该在灾难发生后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的心理救援主要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对灾难做出反应上。也就是说,在对灾区群众充分准确的了解情况后,有序的组织开展方方面面的救援工作。这包括对灾区群众的安全、住宿、饮食、医疗、通讯等问题的解决。这些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救援元素是社会稳定化环节,即这些工作以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循序渐进的姿态通过各种渠道被灾区民众看到、听到和感受到。这就会让他们较快的从灾难所带来的黑暗和寒冷中寻找到光明和温暖。同时,后续心理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应有条不紊的展开,以当地灾后救援指挥部为中心,组织整合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心理救援人员,统筹分工,制定清晰的计划和明确的方案,这包括上报下达体系的建立、心理救援区域的划分、重点干预对象的明确、督导转诊制度的建立、科普宣教工作的分工等等,尤其是需要制定出针对奔赴灾区的大量志愿者的培训方案,并有机的整合在专业的心理救援队伍中。这样心理救援工作在初期就设定了稳定、有序的基调,使得灾区民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始终会得到顺畅、科学的心理救援服务。这也是心理救援中社会稳定化的关键。
其次,心理救援工作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叫做心理急救。也就是说,在心理救援的前期,心理救援人员需要深入到灾区安置点,包括社区、医院、学校等地方了解灾区群众受地震影响后的心理状态。这个期间,心理救援人员不仅仅只是要做出心理危机评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心理急救。而心理急救包括4个阶段,即一看、二听、三连接、四结束。下面一一详细分解阐述心理急救:
所谓的一看。首先要核实你和你要帮助的人所处的环境是否仍然处于危险,如果不能确定环境是否安全,那么就要提供安全信息,也确保你与受助者的安全;其次核实有基本需求的人,这包括是否有人严重受伤,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是否有人需要解决;是否有人尚没有庇护场所或缺衣少食。也就是说,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尽量帮助那些需要特殊援助或有明显紧急的基本需要的人们,最紧要的是,要将受伤的灾区群众转给医务人员或其他接受过医疗急救培训的人员;第三,要核实有应激反应的人,这包括是否有人表现出一般应激综合反应;是否有人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是否有人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是否有人表现出行为异常,例如酗酒、自杀等。这时候需要作出转诊,交由精神科医生会诊;最后我们一定要核实弱势群体。这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因为这部分群体有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心理状态,所以在地震后所受到的心理创伤程度和表现有其独特性。需要密切关注。
所谓的二听。首先我们要接近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在接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当地习俗、文化,恭敬的接近对方;2)心理救援工作者要向受助者介绍自己,说明身份;3)要征求对方的同意后,方才实施帮助;4)尽可能找到令对方感到安全和安静的地点来谈话;5)用一些自然的行为使对方感到舒心、安全。例如提供饮水和食品;6)尽快将受助者从危险中转移开;7)保护对方免于受到媒体对隐私和尊严的侵犯;8)如果受助者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时,需保证他们不是独自一人。其次,要询问受助者的需要和所担心的事情,尽管有些需要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毛毯、食物等,但心理救援人员仍然要询问受助者的需要和所担心的事情,并且尤其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在当时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的,并且帮助解决他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再次,倾听受助者,使他们恢复现实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可近距离接触对方,但不要催促对方讲话。如果对方想要谈谈发生的事情,心理救援人员只要做好倾听就可以了。但如果对方表现出极度应激状态,则需要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并且尽可能确保他们不会独自一人。那么在帮助受助者恢复现实感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需要保持声音的平静和柔和。如果文化适宜的话,尽量保持与受助者之间眼神的接触,提醒受助者你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人,他们是安全的;如果有的受助者表现茫然和呈现出解离状态,那么心理救援人员可以建议受助者:1)活动一下脚,使其感到自己的脚在地板上;2)用手指或手掌拍拍自己的大腿;3)关注一些环境中的非应激事物,例如让受助者将当下看到、听到或感到的东西告诉你;4)鼓励他们聚焦在他们的呼吸上,慢节奏的呼吸。
所谓的三连接。首先,心理救援人员要帮助受助者诉诸并满足需求,这包括基本生活需要,例如食物、水、帐篷和卫生用品;特殊需要,例如医疗用品、养育孩子的物品;确保那些弱势群体没有被忽略掉。尤其是重要的是,如果心理救援人员一旦做出承诺,那就必须要履行承诺。其次,心理救援人员要帮助灾区群众应对问题:1)帮助受助者明确生活中的支持系统,例如受助者的朋友或亲人等在当下这个情境下,是否能够帮助并如何帮助他们;2)给出实际能够满足受助者本人需求的建议。例如向受助者解释怎样登记收到食品援助或其它援助;3)引导受助者去考虑他们在过去是怎样成功应对困境的,对受助者所具有的应对当前情境的能力给予肯定;4)询问受助者怎样做能使得他们感到感到更好。鼓励他们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而避免消极的应对策略;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①休息充足;②规律饮食;③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交流;④与信任的人讨论问题;⑤做放松活动(散步、唱歌、与孩子玩耍);⑥体育锻炼。消极的应对策略包括:①不要乱服药、吸烟或饮酒;②不要整日睡觉;③不要一刻不停的工作,没有任何休息和放松的时间;④不要远离朋友和亲人;⑤不要忽略基本的个人卫生;⑥不要冲动。再次,心理救援人员要向受助者提供信息。这包括:1)如果受助者询问关于地震相关的信息时,心理救援人员要认真、准确的回答,并要观察受助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受助者的询问动机;2)提供给受助者的亲人或其他受助者希望了解到的受地震影响的人的信息;3)提供给受助者关于震后安全的信息;4)提供给受助者他们作为受灾民众所应该拥有的权利信息;5)告知受助者怎样获得服务和所需用品的信息。在提供上述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解释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可靠性;2)仅仅说心理救援人员知道的信息,不要编制信息或给出虚假信息;表达信息时要简单、准确,确保受助者能够理解信息;3)可以考虑向受灾民众群体发布信息,这样有利于每一个受助者能够听到相同的信息。最后是建立受助者与社会支持的联系,这包括:1)让家庭成员在一起,让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在一起;2)帮助受助者联络到朋友和亲戚,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支持。例如帮助他们电话联系家人;3)帮助将灾区民众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互相帮助。例如,请青壮年去帮助和照料老年人,或者将无家可归者联系到其它社区群体中。
所谓的结束,是心理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那么何时结束心理急救,这可能取决于灾难的性质、心理救援人员的角色和情境以及受助者的需要。而且心理急救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告别,而是需要一个规范的过程:首先,心理救援人员应向受助者解释你将要离开的原因;其次,如果有其他人将继续对受助者实施帮助,那么心理救援人员应尽量将受助者介绍给那个人;再次,如果心理救援人员已经为受助者联系到其它服务机构,应让受助者知道可以从这个服务机构获得什么;最后,无论心理救援人员与受助者之间的经历是怎样的,心理救援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方式与其告别,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和祝福。
那么以上就是心理急救工作开展的模式,这是地震初期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社会稳定化和心理急救工作的基础上,后续的其它心理救援的方法、方式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但灾难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很多不可预测的、复杂的因素,这给任何救援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心理救援的实施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灵活变通。但无论如何,作为心理救援队员,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
1、把握心理救援和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原则
灾后心理危机表面上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性心理危机,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性公共危机。因此具有实效的心理救援应该是把对灾区民众的心理援助与对其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相结合。换言之,当我们要开始对一灾难受创者进行危机干预时,我们应首先要关注其是否已经处于一个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否已经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安全的环境。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救援才是持续和有效的。
2、把握心理治愈和心理自愈相结合的原则
虽然经历灾难的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但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必要。这可以避免在实施心理救援工作中过于强调“帮助”,而忽视了灾区民众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以至于导致心理救援的盲目性,甚至会增加灾区民众对灾难的恐惧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因此心理救援工作一方面要引导灾区民众认识到在重大灾难后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是正常的,树立接纳创伤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和消化自己的创伤。
3、把握专业实施与热情投入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发生后,很多心理学工作者都迫切的想要为灾区民众奉献自己的爱心,这种积极的态度的确极大的推动了灾后心理救援工作的开展。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心理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凭满腔热情和平时所了解的心理咨询技能,而缺乏灾难心理救援的经验和培训,则其干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因此,在心理救援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除了具有助人的动机外,也应规律的接受专家督导或同辈督导。只有这样,心理救援工作才既具有人文的表现,又符合伦理的要求。
4、把握自我卷入与自我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成功、有效的心理救援需要心理救援人员适度的自我卷入。也就是说,在干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共情的态度,深切体会到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但是,如果对此没有更好的把握,例如有些救援人员过高的估计了自我能力或对自我的一些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则可能会在干预过程中渐渐感到资源枯竭,继发产生心理创伤。因此,心理救援人员要调整干预目标的心理预期,保证必要的休息。一旦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必要时停止心理救援工作,向心理督导求助。
5、把握短期干预与长期干预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创伤的修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灾后心理救援需要制定中长期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持之以恒、科学合理地进行。但由于我国心理救援人员严重不足及分布不均衡等原因,绝大多数心理救援都是短期行为。因此,心理救援人员必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灵活、变通的采取多种形式为灾区民众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例如在灾后的每个关键时期协助或安排社区民众参加特定的支持团体;建立专门的心理援助站和心理援助训练站,定期为灾区民众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提供专业的电话和网络心理救援服务,以便最大程度的减少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危机后遗效应。
6、把握好一般性技术与特殊性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心理救援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一般性技术。比如:倾听、共情、支持等技术。而有的方法却有“特殊性”,比如眼动系统脱敏与再加工治疗(EMDR),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疗法等。因为每个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应激反应,与其个性、文化、内心的需求、创伤程度、过去面对生活事件反应的习惯均有连带的关系,因此心理救援人员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应细腻地注意到每位受助者的个别差异。在方法上,要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掌握好技术实施的时机。
7、把握化解消极因素与植入积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灾难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使个体的精神世界蒙上了阴影。这也正是心理救援工作所需要去化解的消极因素。但是,从辩证地角度看,没有任何事件是绝对负面的。如果心理救援人员能够通过心理救援把灾难发生后的温暖、团结、尊严、生命的意义等积极因素植入被干预对象内心,那么灾区民众则会将灾难变成发展的契机,将灾变经验转化成生存的能量,更加珍爱生命、用心生活。
上一篇: 前线体会—对芦山地震后心理援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 前线体会—地震中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