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我们在地坛的工作
“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
我们3月3日来到北京地坛医院时,这里的医务人员已经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跟新冠肺炎疫情抗战近40天了。他们5+2,白加黑,从感染急诊到普通病房,再到ICU病房,承接着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的排查和收治工作。院领导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医务人员肯定积压了很多的情绪,你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
为了尽快了解情况,我们立即与医务处、工会、各党支部书记建立了微信工作群,迅速了解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工作安排。一边协调工作,一边连夜设计出了心理状态与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并在两天内完成了问卷调查和初步分析,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与抗疫医务人员的“约会”
一线医务人员在与疫情抗争的最前线,他们承受着诸多压力:防护服和N95口罩以及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体挑战;不能回家照顾家人而出现的愧疚与担心;不被患者理解的委屈与无奈……与此同时,调查问卷显示,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即使是医务人员,对自身所处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并不熟悉。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大家工作的情况下、不让大家觉得尴尬的状态下开展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仔细分析与讨论,我们决定通过主动预约的形式给医务人员做一对一的访谈。
我们先是结合地坛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制定了访谈提纲,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科室与岗位,分批联系预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了解大家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心理支持或心理咨询。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访谈时间也安排得多种多样,有的在白天,有的在晚上,有的在周末,有面对面交流,也有些安排在网上。
通过短暂的交流,有人反馈睡眠改善了,有人反馈状态好些了。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大家也逐渐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并且开始期待跟我们交流,有些医务人员则会继续预约咨询,有的发信息说“期待与你们再次见面”,有的还询问“能跟家属交流一下吗”。截至目前我们访谈了67位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45人次。
多种多样的交流与舒压方式
除了一对一访谈和心理咨询,我们还借助大部分一线医务人员住在酒店的便捷条件,组织了连续1周每天晚上7-8点的放松活动,包括呼吸放松、正念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内容,通过游戏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大家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
同时我们聚焦医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在医院多功能厅分别就压力与调节、睡眠管理、亲子关系等,开展了三期主题讲座,通过讲座和互动,向大家科普心理知识,组织讨论内心的疑惑。
抗疫一线的“特种部队”
在地坛医院,我们不属于哪个科室,但我们想方设法给自己布置任务。虽然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但帮助他们解决患者的问题也是对大家最好的心理支持。于是,我们积极为地坛医院公众号撰写心理科普文章,把我院心理危机干预团队为疫情开发的“疫路坚心”公众号介绍给患者自助调节,借助我院互联网诊疗“首知心”app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当这些途径无法解决时,我们也会走入病房。
最近会诊的一位在ICU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伴有高血压、脑梗、下肢静脉血栓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且入院时存在奥氮平药物中毒的情况,患者的躯体和精神状况影响着新冠肺炎的治疗。鉴于病情复杂,无法通过线上解决问题,陈旭2次进入病房查看患者的情况,并协助调整治疗方案,目前患者已经从ICU转出,症状逐渐改善。
友谊之树的守护者
3月26日“携手抗疫——共植友谊之树”活动见证了特殊时期市属医院医务人员与地坛人共克时艰的战斗情谊。最早一批支援的市属医院医务人员从2月18日就奋战在了抗疫一线,因为环境和专业的巨大改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作为各医院的精英力量,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的工作精神使他们能快速融入地坛团队。在他们为患者的健康努力奋斗的同时,我们也在守护着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预约访谈和交流沟通,我们的支持也让他们以更轻松的状态继续与疫情作斗争。
我们还将继续——
与大家共待山河无恙时
在新冠肺炎全球爆发、北京输入性病例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地坛医院仍然肩负着全北京市最重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我们也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医务人员的心理防护,与大家一起共待山河无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