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024年4月党务干部培训纪实

字号: + - 14

如果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片净土,那么对于亿万名怀揣初心、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来说,延安便是那令人最崇敬和向往的红色故土。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3.jpg

走进延安

“六年后又一次出发”

和暖四月,踏上从北京前往延安的火车,车窗外后退闪过的高山田野与草木河水,几缕薄云在蔚蓝的天空中好似白纱,眼前有关春天的美好,都生动起来。

六年前,第一次前往瑞金参加党性教育时,我还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如今,以组织者的身份与老中青党务干部们同赴延安,内心无比喜悦。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延安是神圣的,这是一个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地方,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心中红色火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去延安的这支队伍既有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也有曾随医院变迁发展“打下江山”的离退休老党务同志,更有新鲜朝气的团委委员。车厢内,孟书记和靳书记用活泼亲切的语言与大家打趣,“咱们33个人出来可别少了谁,丢了的就自己回去吧!”车厢内充满了欢乐与笑语声。

“去往延安的旅客醒醒,车会提前十分钟到!” 列车员猝不及防的提醒声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高山,远处可以看到不太清晰的土黄色窑洞,随着列车行进的速度渐渐放缓,一些高楼和现代建筑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知道已经到延安了——这个我们颠簸了十多个小时,被我们无数次提及,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地方。

融入延安

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刚出延安火车站,抬头不远处便是一座黄土高山,高山上一些绿色植被和稀疏生长的树木好似为他披上了一件外套。四处望去,这样的山还有几处。远处能看到河流,像一条丝带贯通起这座城市,对面林立的高楼和牌匾让我有一丝错觉,既有最原始古朴的自然景色,也能嗅到城市变迁发展的时代气息。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4.jpg

还未坐定,带队的白老师便拿起话筒用她地地道道的延安方言“热场子”了,几句延安话把车里旅途中疲惫的气氛一扫而散,大家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从学说延安话起,我们好像这才真正的要融入延安了。“抿节是什么?”“这儿的特产你看有黄馍馍和沾沾。”随着大巴车的行进,我们一行人从车窗欣赏着延安的街景,对后续几日的延安学习更多了一丝期待。

延安的“红黑黄绿”

简单而又严肃的开班仪式在初到延安的晚饭后举行,我印象最深的是杨书记用“红黑黄绿”来介绍延安,他生动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来延安,来延安学习什么。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6.jpg

延安的“红”不言而喻,这里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也就是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被称为“没有围墙的中国革命历史馆”,在陕北现存的旧址旧居有480多处;延安的“黑”指的这里拥有丰富的地下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石油储量占整个鄂尔多斯的80%以上,第一个炼油厂也诞生在延安;延安的“黄”就是底蕴深厚的“黄土文化”,它地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也坐落在延安;延安的“绿”指的就是“绿水青山”,习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的陕北是尘土飞扬、十年九旱,但现在经过退耕还林政策,短短20年左右时间延安的山变绿了,延安的水变青了,延安的天也变蓝了,延安市还在2016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3%以上。

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

杨书记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从三大方面把延安精神给讲透了,即: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7.jpg

延安精神的概念经过时代演变,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第一次使用到“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概念,而后1968年5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在社论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延安精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弘扬延安精神作了更集中、精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也在陕西考察时提出“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时期。”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经过孕育和发展逐渐成熟,它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标志)。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8.jpg

在我看来,延安精神的内涵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勇于迎难而上,发扬继承好革命精神,这不仅是我们党制胜的法宝,更是指引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行动准则。

 “梁家河村的大变化”

梁家河村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千米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这个叫文安驿的小镇,隶属于延川县。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虽说在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子,但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29.jpg

1969年,1300多名北京知青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往陕北,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来到延安,继而被分配到各县、镇、村。这些知青的其中一个就是习近平。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1.jpg

通过梁家河村史馆的参观讲解,我了解了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北京知青们插队时走过的激情岁月,知青们在这里过“四关”克服种种困难,为村民们办了许多实事,用青春和汗水实践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人生。梁家河村体现的是实干创新的精神,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2.jpg

在纪念馆与革命旧址里找到红色记忆

此次党务干部学习,我们实地参观了很多纪念馆,仅延安革命纪念馆里的馆藏文物就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那些陈列的文物、展厅内的珍贵历史影像和照片好像再告诉我,看啊!中国革命走过了多么不平凡的岁月,中国共产党是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才取得今天的成绩。这些旧址和博物馆,让我们又重温了那段红色记忆。这些珍贵的历史无疑不在提醒着我们,务必要传承好、发扬好这些先辈的精神,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如今,“俯视红尘”的宝塔屹立,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会融合了那样一群人所赋予的精神内涵而接受“朝圣”,他们至今善良而朴实、坚韧而厚重。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6.jpg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宝塔山上,我们再次举起右拳宣誓留下了铮铮誓言,仿佛在与革命先辈们对话: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7.jpg

《延安延安》

作为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献礼,《延安延安》突破性地展现了为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的年轻人们的火热青春,讲述了知识青年白雁鸣与延安男娃栓柱从懵懂到成熟有关青春和理想的故事。《延安延安》这部舞台剧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再现当年的革命热情,把“爬雪山”“过草地”“战延安”等场景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舞美手段演绎得活灵活现,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仅仅通过表演,那些枪林弹雨,那些分离不舍已经让我们动容,难以想象在那个真实又艰苦的岁月里,多少青年为了党和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延安延安》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震撼,让我们难忘,也更具象化地解读延安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8.jpg

留恋延安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搭乘开往北京的列车,我们一行人的延安学习之旅也正式告一段落。短短五天时间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好像革命精神把我们联系地更紧密了。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39.jpg

我记得在梁家河村我们33个人分成了3个小组,每组各围成一圈,就自己的所学所感和如今怎样在“双中心”建设背景下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联系起来进行讨论,畅谈的氛围轻松又有意义;我记得在上下车时,孟书记和年轻的同志会默默在车门等候,搀扶下车的老同志,不时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我记得住宿分配和用餐就座的“巧思”安排,更进一步为职能科室与业务科室党务干部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我记得在宝塔山下,李宝顺老师自带乐器,吹奏了《东方红》和《映山红》引得大家赞叹不已;我记得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凌晨五六点就看到了微信群里老同志写下的感言:“延安之行即将圆满结束,不仅净化了我的心灵,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友爱向上温暖的集体,我们离开医院太久了再次见到大家非常亲切,相信医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

十三年的波澜壮阔是党的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而今天,我们依然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延安精神。它们流淌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它们在每一个我们想要放弃却仍旧坚持的选择里。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41.jpg

作为安定医院的党务干部,我倍感荣耀和自豪。我们有机会身体力行真正服务患者、服务职工、服务医院,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我们有机会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踔厉奋发,把“延安精神”融入精神卫生事业建设中,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展的新篇章。

我爱延安,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微信图片_20240522130942.jpg

学习感想

"作为工会负责人,我将把这次‘红色教育’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去,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持大局下思考、大局下活动。加强宣传和引导,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积极做好做好对职工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为职工提供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临床三党支部  宋晓冰

"每天的学习参观被安排的满满的,我们的收获也是满满的......我们有现在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要不断努力前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临床四党支部 潘艳丽

"我将在精神宝塔的指引下,沿着前辈的足迹,脚踏实地,坚定信仰,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为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再上台阶而努力奋斗,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后勤党支部 杜福敏

"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心得和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务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担当和创新精神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门诊党支部 王悦婷

"参加延安党员培训感觉非常高兴,离开医院已经太久了,十四年后再次回归感觉非常亲切,感觉到医院的发展,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各级领导的敬业精神,也使我们看到我们曾经努力奋斗过的医院一定会更加辉煌。”

——退休二党支部  许艳玲

"在与离退休职工的座谈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医院的深厚感情和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他们身临其境地向我们描述了曾经医院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医院工作的点滴经历。他们无私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作为医院的一员,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他们的奉献精神,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院团委也要持续开展“老少携手”相关活动,让团员青年学习老职工身上的精神,同时也让老职工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团委书记 陈向荣

"革命历程是艰难的,也是长久的。曾经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们用无私奉献铸就了一代代青年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只要坚守初心,坚定信念,最终都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延安精神传递到了今天,它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在今天这个和平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我们,也应当汲取这种力量,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22级研究生团支部   邢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