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性情大变的老人
北京安定医院 袁海宁
70岁的老刘,原是个性格开朗、温和的人,爱结交朋友,与人相处融洽。可近两年来,他却像换了个人一样,不愿意答理人,脾气变得固执、古怪,猜忌心重,甚至蛮不讲理,情绪也阴晴不定。他三番五次地吵嚷说家中遭贼了,有人密谋偷自己的东西了,整天疑神疑鬼的,觉得哪里都不安全,到处将东西乱藏乱放,还常常忘记将东西藏哪儿了,于是到处翻找,找不到就更坚信自己的猜疑,先是针对邻居,后来连亲朋好友和家人都怀疑,为此,没少和人起冲突。周围人对他的百般解释、劝说根本无济于事。不仅如此,老刘还无中生有地猜忌老伴儿对自己不忠,说她有了外心,整天逼问老伴儿第三者是谁,不管老伴儿如何申辩,他都置若罔闻,时常偷偷跟踪老伴儿。慢慢地,他的猜疑心有所减轻,但记性却越来越差。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就有“健忘”的毛病,如手里拿着钥匙却到处寻找,对日期与时间糊涂,甚至连季节都搞不清楚。
家人只当他是年岁大了,没在意。可老刘近半年来情况更加严重,如外出后找不到家,记不清亲友的名字,将家人的身份搞混,吃过饭了却总说没吃,算不清简单的账目,讲话颠三倒四,不能叫出某些常用物品的名字等,这些情况令家人担忧,为此,老刘的家人带他到医院做检查,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只是CT检测提示他有轻度脑萎缩。
老刘的表现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为不可逆性的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女性偏多,常缓慢起病,病情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记忆、抽象思维和计算力等智能损害及人格与行为改变,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该病早期常以进行性加重的“健忘”开始,易被当成老龄化的正常表现。也有大约20%的病人和老刘类似,早期的突出表现为多疑,此时记忆和智能障碍不明显而常被忽视,容易误诊或漏诊。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晚年健康的一大隐患。
诊断标准
该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诊断上仍以病人的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为主,辅以精神、智力及神经系统的检查,确诊则需要做病理检查。其诊断要点有:
●在60岁或60岁之前发病,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计算力、视空间和理解判断力等至少两个方面的功能障碍,且情况越来越重。
●以记忆功能减退尤以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和学习新知识困难为最初表现,继而出现智能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认知日趋混乱并出现脾气秉性的改变。
●体检与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有肿瘤、外伤和脑血管疾病的证据。
●血液、脑脊液、脑电图与脑影像学检查均未找出特殊病因。
●没有对某种物质的依赖史或其他精神疾病史。
疾病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健忘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尤其是记忆保存出现问题(如3分钟内不能记住3个无关词汇),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慢慢的连往事也记不住了。同时,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下降,对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辨别能力降低(如不能描述某地与另一地的方向关系或不能区分左、右),对复杂的账目等的计算力下降,不能准确地临摹立体图形,不能按照图示组装积木等。但有时还能保持以往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混乱期):第一阶段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尤其突出表现为: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认识家门,不能独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场所等;辨不清上衣和裤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内外而出现穿衣困难;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记不起家人的名字,不认识镜中的自己;不能正确使用词汇,不能和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澡等均需人照料,大小便失禁。
治疗与护理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1、改善脑内胆碱能神经传递的药物: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艾斯能等。
2、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都可喜、喜得镇等,改善病人的糖、蛋白、脂类等代谢障碍,增加脑部供血,提高其耗氧量。
3、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易于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或死亡。
4、其他:阿斯匹林或消炎镇痛药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增强脑血流量,防止血液凝固;雌激素、睾丸素等激素类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如金纳多注射液)、褪黑素等自由基清除剂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抑制和清除脑内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脑神经,延缓衰老。
此外,护理方面要注意: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季节转换时;最好由专人护理老人,预防各种意外(如噎食、摔伤、藏药或过量服药、走失等)的发生,为其佩戴写有家庭联络方式的腕带,严防有抑郁(尤其有自杀倾向)或幻觉的老人自杀、自伤,如有不适,及时来专科医院就诊;理解和关爱老人,耐心与之沟通;用各种方法帮其多动脑、多动手、强化记忆,如念诗、读文章或聊天,适当锻炼,一起听音乐或看老照片,谈论感兴趣的人和事等。
常见的鉴别诊断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健忘症状,但是一种正常的大脑衰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虽有问题,但经提示能够回忆,常主动求医或设法用备忘录等提醒自己。注意:它与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较难鉴别,需长期随访。
2、血管性痴呆:多数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史,起病较急,病情时轻时重,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等常有异常发现,某些方面出现智能损害,痴呆的表现与血管病变部位有关。
3、抑郁症:以抑郁情绪为主,虽然病人自觉头脑反应迟钝,但经仔细检查后仍可切题应答,且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治疗后无人格或智能受损。
4、偏执性精神病:以持久的偏执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妄想的程度可轻重不一,但无幻觉,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且智能保持良好。
注意:中老年人若出现人格改变时应慎重考虑痴呆的可能;存在遗忘及智力减退的老人应予以关注,尤其对那些对自身的记忆或认知受损采取隐瞒、回避、否认和辩解者也应高度警惕,做到既不要漏诊,也不要误诊。
70岁的老刘,原是个性格开朗、温和的人,爱结交朋友,与人相处融洽。可近两年来,他却像换了个人一样,不愿意答理人,脾气变得固执、古怪,猜忌心重,甚至蛮不讲理,情绪也阴晴不定。他三番五次地吵嚷说家中遭贼了,有人密谋偷自己的东西了,整天疑神疑鬼的,觉得哪里都不安全,到处将东西乱藏乱放,还常常忘记将东西藏哪儿了,于是到处翻找,找不到就更坚信自己的猜疑,先是针对邻居,后来连亲朋好友和家人都怀疑,为此,没少和人起冲突。周围人对他的百般解释、劝说根本无济于事。不仅如此,老刘还无中生有地猜忌老伴儿对自己不忠,说她有了外心,整天逼问老伴儿第三者是谁,不管老伴儿如何申辩,他都置若罔闻,时常偷偷跟踪老伴儿。慢慢地,他的猜疑心有所减轻,但记性却越来越差。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就有“健忘”的毛病,如手里拿着钥匙却到处寻找,对日期与时间糊涂,甚至连季节都搞不清楚。
家人只当他是年岁大了,没在意。可老刘近半年来情况更加严重,如外出后找不到家,记不清亲友的名字,将家人的身份搞混,吃过饭了却总说没吃,算不清简单的账目,讲话颠三倒四,不能叫出某些常用物品的名字等,这些情况令家人担忧,为此,老刘的家人带他到医院做检查,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只是CT检测提示他有轻度脑萎缩。
老刘的表现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为不可逆性的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女性偏多,常缓慢起病,病情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记忆、抽象思维和计算力等智能损害及人格与行为改变,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该病早期常以进行性加重的“健忘”开始,易被当成老龄化的正常表现。也有大约20%的病人和老刘类似,早期的突出表现为多疑,此时记忆和智能障碍不明显而常被忽视,容易误诊或漏诊。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晚年健康的一大隐患。
诊断标准
该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诊断上仍以病人的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为主,辅以精神、智力及神经系统的检查,确诊则需要做病理检查。其诊断要点有:
●在60岁或60岁之前发病,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计算力、视空间和理解判断力等至少两个方面的功能障碍,且情况越来越重。
●以记忆功能减退尤以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和学习新知识困难为最初表现,继而出现智能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认知日趋混乱并出现脾气秉性的改变。
●体检与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有肿瘤、外伤和脑血管疾病的证据。
●血液、脑脊液、脑电图与脑影像学检查均未找出特殊病因。
●没有对某种物质的依赖史或其他精神疾病史。
疾病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健忘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尤其是记忆保存出现问题(如3分钟内不能记住3个无关词汇),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慢慢的连往事也记不住了。同时,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下降,对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辨别能力降低(如不能描述某地与另一地的方向关系或不能区分左、右),对复杂的账目等的计算力下降,不能准确地临摹立体图形,不能按照图示组装积木等。但有时还能保持以往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混乱期):第一阶段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尤其突出表现为: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认识家门,不能独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场所等;辨不清上衣和裤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内外而出现穿衣困难;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记不起家人的名字,不认识镜中的自己;不能正确使用词汇,不能和人交谈,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
第三阶段(极度痴呆期):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澡等均需人照料,大小便失禁。
治疗与护理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1、改善脑内胆碱能神经传递的药物: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艾斯能等。
2、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脑复康、都可喜、喜得镇等,改善病人的糖、蛋白、脂类等代谢障碍,增加脑部供血,提高其耗氧量。
3、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易于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或死亡。
4、其他:阿斯匹林或消炎镇痛药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增强脑血流量,防止血液凝固;雌激素、睾丸素等激素类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如金纳多注射液)、褪黑素等自由基清除剂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抑制和清除脑内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脑神经,延缓衰老。
此外,护理方面要注意: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季节转换时;最好由专人护理老人,预防各种意外(如噎食、摔伤、藏药或过量服药、走失等)的发生,为其佩戴写有家庭联络方式的腕带,严防有抑郁(尤其有自杀倾向)或幻觉的老人自杀、自伤,如有不适,及时来专科医院就诊;理解和关爱老人,耐心与之沟通;用各种方法帮其多动脑、多动手、强化记忆,如念诗、读文章或聊天,适当锻炼,一起听音乐或看老照片,谈论感兴趣的人和事等。
常见的鉴别诊断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健忘症状,但是一种正常的大脑衰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虽有问题,但经提示能够回忆,常主动求医或设法用备忘录等提醒自己。注意:它与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较难鉴别,需长期随访。
2、血管性痴呆:多数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史,起病较急,病情时轻时重,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等常有异常发现,某些方面出现智能损害,痴呆的表现与血管病变部位有关。
3、抑郁症:以抑郁情绪为主,虽然病人自觉头脑反应迟钝,但经仔细检查后仍可切题应答,且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治疗后无人格或智能受损。
4、偏执性精神病:以持久的偏执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妄想的程度可轻重不一,但无幻觉,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且智能保持良好。
注意:中老年人若出现人格改变时应慎重考虑痴呆的可能;存在遗忘及智力减退的老人应予以关注,尤其对那些对自身的记忆或认知受损采取隐瞒、回避、否认和辩解者也应高度警惕,做到既不要漏诊,也不要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