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精神障碍患者不爱服药怎么办?
原文地址 http://bjrb.bjd.com.cn/html/2018-09/28/content_285231.htm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卫生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专家指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疾病中的重性疾病,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壮年。患者往往因治疗依从性低而致复发率高、病情反复,这是疾病治疗中的最大难点。
精神分裂症或因神经发育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最新研究认为,该病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复杂的遗传因素、生物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发病的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之间,起病较隐匿。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可出现如下各种精神症状:1、思维障碍是最主要、最本质的症状,往往因此导致患者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与脱离现实,即所谓“精神分裂”;2、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是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为常见;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4、意志与行为障碍表现为患者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迁延,很多患者表现为间断发作或持续病程两类。大约有1/5的患者发作一次缓解后便终生不发作。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患者则可能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可导致患者丧失社会功能,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入院治疗。
中断药物治疗是复发的首要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5亿名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2100万名。2017年4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人数约540万人,其中四分之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唐宏宇介绍,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传统疗法,剂量和疗程需保证足够。药物治疗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需继续进行巩固治疗及维持治疗,维持期一般至少两年以上,反复多次发作者宜长期服药。
但由于不遵医嘱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对疾病认知存在误区、断药后负面反应不会立即显现等多种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并不高。据统计,约有75%的患者在出院两年内出现不依从的情况,然而中断药物治疗恰恰是疾病复发的首要风险。
长效针剂或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易复发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难点。”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认为,这种复发类似一种“旋转门效应”,患者如果不按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其症状就会出现反复、频繁入院治疗,就像在一个旋转门里面。
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复发风险?王刚称临床上也想了一些对策,如通过设计患者日志监控患者按时服药,或通过抽血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相应指标来监测服药情况,但并不十分有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今年印发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提到,对于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的患者,推荐采用长效针剂治疗。其中,列举了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帕利哌酮、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等。
长效针剂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深层肌内注射给药,一次注射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水平。与口服药物相比,长效针剂抗精神病药的便捷之处是可以避免反复提醒患者用药,降低了用药的频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此,王刚表示,从药物的角度去解决依从性低的问题比劝解、监督和强制更有效,长效针剂是未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向之一。
上一篇: 世界献血者日 | 人人享有安全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