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精神疾病的预防是大势所趋

字号: + - 14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王传越教授

100年来,医学的发展改善了很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传染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它对精神疾病的贡献却不很显著,精神病的结局没有太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我们的治疗必须要等到病情充分暴露后才开始,此时功能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功能的恢复是很困难的。


所以说,对于精神疾病,关键不在治愈,而在于高危个体的预防,不让病情发作,这才是将来的治疗趋势。换言之,如果能将干预提前的话,也许真的能大大改变精神病的现状。


我们用冠心病的防治作一个对比。早期,可以通过家族史、运动心电图、血液里的以些生化检测等确认高危个体:发现之后,它的干预措施也很确定,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外加一些控制血脂的药物,这些能够大大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早期确认方面一直就是一个难题,即使病人已经出现精细的认知功能缺陷了,思维有不寻常的内容了,行为上出现退缩、孤僻了,个性有改变了,原来挺活泼的人突然无缘无故变得孤僻、敏感猜疑了,也仍然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只有当精神病明确诊断之后,才进行一系列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


可见,我们要像防治心血管病那样,找到精神病的预防办法,预防高危人群。前不久,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主席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精神分裂症的再思考》指出:精神分裂症作为神经发育性障碍的重新思考,跟过去100年来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们正在发生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许会使未来呈现预防和治愈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