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科普 | 全年最长假期将至,精神病患者回家过年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防止病情反复
春节作为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家庭团聚和庆祝的时刻。然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这段时间的作息变化、饮食习惯和情绪起伏可能会引发病情波动或复发。为了帮助患者和家属平安、顺利地度过2025年春节,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提前备足药物,确保治疗不间断
春节期间,由于节日活动频繁,医院和药店的营业时间可能受到影响,患者应提前做好药物储备,以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建议在节前安排门诊复查,确认药物储备足够,以防万一。家属应帮助患者管理药物,防止因外出、聚会等原因漏服、少服或停药。
可以利用手机闹钟或提醒应用帮助患者记住服药时间,并记录每日的用药情况。同时,家属应了解当地医院和药店的营业时间,确保在需要时可以迅速获得帮助。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作息紊乱
春节期间,容易因观看节日节目或参加聚会而打乱作息。然而,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保持规律的作息至关重要,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和病情的控制。患者应尽量按照平时的作息安排,避免熬夜或过度兴奋,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情绪调节和病情康复。家属可以陪伴患者进行轻松的身体活动,如散步、瑜伽、家务劳动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还能增强家庭互动。
饮食健康,严格禁酒
春节期间的美食丰富多样,容易导致饮食过量,尤其是一些精神科药物可能引起食欲增加。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帮助预防便秘等问题。
严格禁止饮酒,因为酒精会干扰精神类药物的效果,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同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和浓茶,以防引起过度兴奋或情绪波动。建议选择温水、花茶或牛奶等健康饮品代替刺激性饮品。
遵循医嘱,坚持服药
节日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因情绪高涨或活动频繁而忽视用药的重要性,甚至擅自减少药量或停药。这样的行为会显著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因此,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家属可以通过药物分装盒、每日服药记录等方式协助患者管理用药情况,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同时,应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发现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给予关爱与情感支持
春节的热闹氛围可能会让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孤独感或自卑感。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尤其是在家庭聚会和社交场合时,应特别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安排轻松的家庭活动,如聊天、散步、玩桌游或进行手工制作,帮助患者增加参与感和归属感。
与患者沟通时,应尽量避免引起情绪波动的话题,保持温和友善的态度。家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对患者的情绪稳定有着重要的帮助。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轻松的娱乐活动或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其放松情绪。
安排适度社交,避免过度刺激
虽然春节是合家欢聚的时刻,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过多的社交活动可能会造成情绪上的压力。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社交活动,避免过度的聚会和应酬。家属可以与患者一起规划春节期间的日程,合理分配休息和社交的时间,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
在聚会时,家属可以安排安静的休息空间供患者短暂休息,以缓解社交带来的疲劳和压力。
结语
春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同时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规律的作息安排、健康的饮食习惯、持续的情感支持以及适度的社交活动,可以有效减少病情波动的风险,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春节。愿2025年春节带给大家健康、快乐与幸福!
文章内容选自《心理与健康》杂志。图片来自网络。(作者: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