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脏病”——记心理病区全院教学查房

image001.jpg

  一位女士独自在家,孩子父母看着,老公在外出差。刷着电视剧,想着减肥要加大运动量,就做了几个俯卧撑。没想到只做了三个就觉得胸闷、憋气。患者非常紧张,吃了两片硝酸甘油,但是并没有丝毫的缓解作用。

  后来丈夫的同事来帮忙,救护车也到了,等到了医院检查之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她是有意“装病”么?

  这实际上是一种惊悸反应。在唐利荣医生主持的精神检查环节,由于病人对自己隐私泄露的忧虑,医生并没有询问其发生惊悸的原因。

image003.jpg

  罗佳医生通过对现有治疗记录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个病人发生惊悸和她童年时代的遭遇有关。严厉的院长父亲,对危险过度敏感的局长母亲,忙碌的夫妻俩把她从小就锁在家里,这造成了她对父母的怨气,但是又无处发泄,变成了一种内在的愤怒和痛苦。研究生陈东阳在罗佳医生的引导下,得出结论:一个人在家的情况可能开启了她在潜意识里面的恐惧,所以才会发生惊悸。

  罗佳医生在讲解中提到一个心理学观点,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相结合,也就是“宏观案例概念化”。在和病人充分共情的情况下,达成治疗目标。罗佳医生还强调,心理医生应该充分理解病人的情绪,进行共情,有时候即使达不到治疗目标,仅仅只有共情就可以让病人康复百分之三十。

image005.jpg

  郭俊花主任在点评中也提到,精神科医生也需要有沟通手段,尽量去体会病人的感受,有时候仅仅是良好的沟通就能对病人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服药依从性。